清·李兆洛
惟士尚志,所志者道。
圣贤在座,天地在抱。
万化非多,一经非少。
存存萌萌,良贵是保②。
志有不立,辨之宜早。
玩细遗远,求安求保。
岐能亡羊,贪乃丧宝。
载铭尔室,中以自考③。
【作者】李兆洛(1769—1841),字绅琦,后改申耆,号养一,阳湖县大宁乡(今武进三河口)人。嘉庆十年(1805)中进士,授安徽凤台知县。清代文学家、舆地学家、方志学家。其既是清代著名的史地学家,又是阳湖文派后期的杰出代表,坚持“学以致用”,校刊多种文献。编著了《历代地理韵编》、《历代地理沿革图》、《皇朝一统舆地图》等。
【注释】①辨志书塾:原名“枕芸书屋”。嘉庆十年(1805)李兆洛参加科考,会试中式。殿试时,十本进呈点榜,李兆洛位列第一,众人皆言状元非其莫属。金殿传胪时,名次“竟易置第五”,所致原因有多说。作者虽未能蟾宫折桂,但心态平衡。嘉庆十一年(1806),作者回乡探亲时,为明己学术宗尚,改书屋为“辨志书塾”,以自策自励。②良贵是保:保通葆,可贵在于长葆心志。③中以自考:考,考订、检点。
【浅析】此铭文为四言古风。作者以此铭刻书塾,表明自己所立心志,并经常对照检点。
古树藏名刹,风霜饱叶芽。
停舟吟白雪,豔曲发红牙。
断陇看驱犊,斜阳数落鸦。
依然都在目,往事惜年华。
【作者】郑朝统(生卒年不详),又名晓统,字建三,号松庐,清武进人。弱冠以文名,尤工诗,与胡香昊、张南溟唱和。有《自怡集》。
【注释】①能仁寺:即能仁禅寺,在武进奔牛镇西。宋《咸淳毗陵志》记载:“能仁禅寺,在县西三十里,齐黄门侍郎萧惠开舍宅建,名‘禅乡’,国朝改今额。”萧惠开是南朝宋宰相萧思话之子,其族在“永嘉之乱”期间迁居武进奔牛。萧思话去世后,萧惠开舍祖宅建“禅乡寺”,一为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,二为报答奔牛乡亲,祈盼天长地久,福佑乡里。宋朝时奔牛士绅集资修缮并改额为“能仁禅寺”。能:能者,才能,喻奔牛萧氏一族之兴;仁:意涵孝、悌、忠、恕、礼、知、勇、恭,喻黄门侍郎萧惠开舍宅为寺启教化、尽孝道的仁慈仁义之举。
【浅析】此诗为五律体。首联写名刹(能仁寺)古树饱经风霜,却依然绽芽吐绿;颔联写作者泊舟寺伴吟诗听曲的情趣;颈联写寺畔田野之乡里风景;尾联生发感慨:遗迹往事,历历在目,自当珍惜年华。
辨志书塾(铭文)①
责编: fenglina